昨天噴了太多的殺蟲水, 今早回來時, 已作了心理準備, 一定傷了不少植株 ...
果然目不忍睹 ...
受傷最嚴重的是幼苗, 較大的只要把部份葉剪去就能保住植株, 但小苗則 ...
下圖是一株較大的植株在背燈下可以看到葉受傷的情況有多嚴重。
Tuesday, May 29, 2007
沒事找事幹
非洲紫羅蘭種植介質
種非洲紫羅蘭時經常要考慮的一個問題就是用什麼種植介質比較好。當然每個種植者都有自己的喜好, 亦並非有一種有絕對的優勢, 否則這個問題亦不會在網上出現及討論了這麼久。介質的使用, 最終還要配合種植者本身澆水及其他成面的習慣才行。
為了找尋適合我的介質, 最好的方法還是種種介質都試一試, 不過, 在澳門這兒始終找不到所謂三合一的介質, 所這種介質就沒有試過, 其他的有可能找到的都會試試。
下圖是四種不同的介質種法: 園藝土配膠盆, 園藝土配素燒盆, 陶粒配水培盆, 水苔配膠杯, 水苔配膠樽底。所種的苗都是唐兄弟姊妹 (用一個母株的不同葉浸出來的苗)。所放置的場所都是同一個窗台。但苗體本身開始時都有強有弱, 所以目前還不可以定論哪一種適合我 (未必適合閣下)。但初步來說, 無土介質 (陶粒及水苔) 方面打理比較簡單, 澆水的多少亦都較容易掌握!
圖中其中一盆土培的已死去, 但死因未明。
為了找尋適合我的介質, 最好的方法還是種種介質都試一試, 不過, 在澳門這兒始終找不到所謂三合一的介質, 所這種介質就沒有試過, 其他的有可能找到的都會試試。
下圖是四種不同的介質種法: 園藝土配膠盆, 園藝土配素燒盆, 陶粒配水培盆, 水苔配膠杯, 水苔配膠樽底。所種的苗都是唐兄弟姊妹 (用一個母株的不同葉浸出來的苗)。所放置的場所都是同一個窗台。但苗體本身開始時都有強有弱, 所以目前還不可以定論哪一種適合我 (未必適合閣下)。但初步來說, 無土介質 (陶粒及水苔) 方面打理比較簡單, 澆水的多少亦都較容易掌握!
圖中其中一盆土培的已死去, 但死因未明。
Saturday, May 26, 2007
紅豆, 綠豆
相信大部份的小朋友都有發過豆芽的經驗, 記得兒時曾經多次嘗試發豆芽, 連中學時代上生物課時亦需要發豆芽。
但是每次的豆芽只是到豆芽階段就完結了它的生命, 要不是豆芽一直浸在水中, 浸到水乾或死去, 亦曾經試過種在地上, 但當時不會打理, 以至芽過長, 折斷而死, ... ... 總之無論紅豆, 綠豆, 最後只見到它的芽, 之後就沒有下文 ...
生命似乎在不斷的循環著, 兒時做過的東西, 今時今日輪到我的女兒要做。前一段時間學校發了一批豆, 有紅有綠, 也有黃有黑, 可說是五色豆, 要女兒試種。於是我和她就一起將豆分種兩盆, 也沒有分那盆種什麼豆, 反正每盆都有各種豆, 豆是直接種入土中, 沒有預先發芽 ...
幾天後, 豆開始發芽, 我知道長長了的豆芽容易折斷而死, 因此在盆上加了個簡單的架子, 把豆芽固定。這一來豆芽真的沒死, 一直生長。不久, 當植株還是十分細的時候 ... 境然開花...
黃黃的小花, 真是有點意外。花謝了, 花柄慢慢變長, 又境然長出了豆莢!!
可惜的是接著而來的是蟲害, 嘖過刹蟲水, 但生效不大, 最後所有葉子都掉了, 剩下豆莢, 不久, 豆莢亦開始謝謝了。
由一開花開始, 我心中就有一個問題: "這是什麼豆?" 種的時候各種豆都有種, 所以不知這到底是哪一種。最後, 將謝了的豆莢採下來, 打開一看 ...
哈! 到現在我才知道原來紅豆是這樣生出來的!
但是每次的豆芽只是到豆芽階段就完結了它的生命, 要不是豆芽一直浸在水中, 浸到水乾或死去, 亦曾經試過種在地上, 但當時不會打理, 以至芽過長, 折斷而死, ... ... 總之無論紅豆, 綠豆, 最後只見到它的芽, 之後就沒有下文 ...
生命似乎在不斷的循環著, 兒時做過的東西, 今時今日輪到我的女兒要做。前一段時間學校發了一批豆, 有紅有綠, 也有黃有黑, 可說是五色豆, 要女兒試種。於是我和她就一起將豆分種兩盆, 也沒有分那盆種什麼豆, 反正每盆都有各種豆, 豆是直接種入土中, 沒有預先發芽 ...
幾天後, 豆開始發芽, 我知道長長了的豆芽容易折斷而死, 因此在盆上加了個簡單的架子, 把豆芽固定。這一來豆芽真的沒死, 一直生長。不久, 當植株還是十分細的時候 ... 境然開花...
黃黃的小花, 真是有點意外。花謝了, 花柄慢慢變長, 又境然長出了豆莢!!
可惜的是接著而來的是蟲害, 嘖過刹蟲水, 但生效不大, 最後所有葉子都掉了, 剩下豆莢, 不久, 豆莢亦開始謝謝了。
由一開花開始, 我心中就有一個問題: "這是什麼豆?" 種的時候各種豆都有種, 所以不知這到底是哪一種。最後, 將謝了的豆莢採下來, 打開一看 ...
哈! 到現在我才知道原來紅豆是這樣生出來的!
Friday, May 25, 2007
蚯蚓二代
水太多?
或者我的想法是錯的, 但無論如何, 這是一個想法 ...
剛看完一編有關非洲紫羅蘭的病的網頁 (African Violet Diseases & Insect Pests), 其中講到爛根的問題主要是由於真菌的感染, 這些真菌在高溫高濕度 (即一般在澆水過多時) 的情況下容易出現而令植株迅速爛掉。
OK, "水能覆舟, 亦能載舟"! 過多的水會造就真菌的生長環境, 但不境水亦可以用來沖洗環境, 當真菌出現的時, 是否可以用大量的水來沖洗及沖淡開始腐敗的物質因而減輕病狀? 即是叫, 在植株出現問題的時候, 在一段日子內連續不繼的每天用大量的清水來澆花 (一個反常的做法) !
哈哈! 這只是一個想法 ...
剛看完一編有關非洲紫羅蘭的病的網頁 (African Violet Diseases & Insect Pests), 其中講到爛根的問題主要是由於真菌的感染, 這些真菌在高溫高濕度 (即一般在澆水過多時) 的情況下容易出現而令植株迅速爛掉。
OK, "水能覆舟, 亦能載舟"! 過多的水會造就真菌的生長環境, 但不境水亦可以用來沖洗環境, 當真菌出現的時, 是否可以用大量的水來沖洗及沖淡開始腐敗的物質因而減輕病狀? 即是叫, 在植株出現問題的時候, 在一段日子內連續不繼的每天用大量的清水來澆花 (一個反常的做法) !
哈哈! 這只是一個想法 ...
Thursday, May 24, 2007
Friday, May 18, 2007
Sunday, May 13, 2007
盆底供水盆設計的問題
前幾天講的一個盆底供水盆的設計, 今天發現出了一個問題。
這個問題出於用作入水的吸管, 這支吸管太細小, 當我嘗試灌水入去時, 發現盆底的貯水部分的水受壓, 由邊緣的接口灌了入盆土, 使盆土頓時變水塘! 因此只得放棄這個設計。
剛好我心中正有另一個設計, 而且已收集了材料, 於是 ...
這次用的是簡單的雙杯設計, 剛好上圖中的一次性膠杯是剛剛 fit 到左邊的膠杯, 我只是在一次性膠杯的底邊開孔, 加入綿心 (絲襪條), 就得到右邊的成品。唯一的問題是貯水的容積 (膠杯底與一次性膠杯底之間的空間) 較細 ...
這個問題出於用作入水的吸管, 這支吸管太細小, 當我嘗試灌水入去時, 發現盆底的貯水部分的水受壓, 由邊緣的接口灌了入盆土, 使盆土頓時變水塘! 因此只得放棄這個設計。
剛好我心中正有另一個設計, 而且已收集了材料, 於是 ...
這次用的是簡單的雙杯設計, 剛好上圖中的一次性膠杯是剛剛 fit 到左邊的膠杯, 我只是在一次性膠杯的底邊開孔, 加入綿心 (絲襪條), 就得到右邊的成品。唯一的問題是貯水的容積 (膠杯底與一次性膠杯底之間的空間) 較細 ...
Friday, May 11, 2007
盆底供水
剛看完一個網頁(但網址已找不到, 現時要在網上找回一些資料有時亦相當困難), 內容是講及盆底供水的資料, 其中它講到一般的植物每星期大約需一吋的水!
這令我想到一樣東西, 就是如何掌握澆水量。如果以一星期一吋為目標, 同時以每兩天加水一次作為習慣, 則可以計算出加水的到底盆的量。
我找了一盆非洲紫羅蘭為實驗, 這個盆的底盆直徑約為9.5cm, 而盆本身的直徑約為6.5cm。由於圓面積與直徑的平方成正比, 所以盆與底盆的面積比約為 6.52:9.52=0.47。因此, 若要每星期加一吋(2.54cm)水, 但以每兩天加一次的形式進行的話, 則每次加水到底盆的深度應為
這令我想到一樣東西, 就是如何掌握澆水量。如果以一星期一吋為目標, 同時以每兩天加水一次作為習慣, 則可以計算出加水的到底盆的量。
我找了一盆非洲紫羅蘭為實驗, 這個盆的底盆直徑約為9.5cm, 而盆本身的直徑約為6.5cm。由於圓面積與直徑的平方成正比, 所以盆與底盆的面積比約為 6.52:9.52=0.47。因此, 若要每星期加一吋(2.54cm)水, 但以每兩天加一次的形式進行的話, 則每次加水到底盆的深度應為
2.54cm / 7 x 2 x 0.47 = 0.34cm
即每次加水應加到水深約有0.34cm。當然, 這個深度是把盆移開, 只有底盆時的深度。我在底盆上這個深度的位置造了一個記號, 以後加水時就用以下的方法:
即每次加水應加到水深約有0.34cm。當然, 這個深度是把盆移開, 只有底盆時的深度。我在底盆上這個深度的位置造了一個記號, 以後加水時就用以下的方法:
- 先將花盆移走
- 加水到底盆(底楪)至水深到達記號處
- 再將花盆放回底盆(底楪)上
Thursday, May 10, 2007
盆底供水
種非洲紫羅蘭有很多人(網站)建議用非洲紫羅蘭供水的方法, 亦有很多種非洲紫羅蘭專用的花盆是設計成盆底供水的設計。因此我亦想試試盆底供水的盆子 ...
看看手頭上有些什麼東西可用 ... 一次性膠杯!
看看手頭上有些什麼東西可用 ... 一次性膠杯!
- 我用了兩個一次性的膠杯, 其中一個剪去頂部大部份, 只剩下底部一小部份, 在其上打了兩個洞, 一個用來放吸水綫 (用絲襪製成), 另一個穿了一條吸管, 用作入水之用。
- 將這個"底"返轉放在另一個完整膠杯的內底部, 使膠杯的底部形成一個空間, 可以用作儲水, 這個空間不會有泥土進入。
- 在杯內放入泥土及植棵。
- 由吸管注入水, 直至水位差不多到儲水區的頂部為止, 這樣工作就完成了!
Wednesday, May 09, 2007
無土培非洲紫羅蘭苗
前一段時間種下的非洲紫羅蘭苗 (無土培的另一實驗 [二]相中右邊的一盆) 已長得差不多, 於是要分盆, 最近土培的結果好像不大理想, 於是就決定用無土培, 所用的介質為水苔, 盆子則是普通沒有去水孔的膠杯 ...
膠杯呢? 一時間, 原來膠杯只剩下一隻, 不夠用。只有找了兩個膠樽, 剪去上半, 用下半作為盆子!水苔則是鬆鬆地填滿杯子的大半, 放入苗兒, 再鬆鬆地填滿上半。這樣, 無土培就完成了。
膠杯呢? 一時間, 原來膠杯只剩下一隻, 不夠用。只有找了兩個膠樽, 剪去上半, 用下半作為盆子!水苔則是鬆鬆地填滿杯子的大半, 放入苗兒, 再鬆鬆地填滿上半。這樣, 無土培就完成了。
蚯蚓
前幾天剛看到一些關於養蚯蚓的文章, 馬上心癢癢的想...
記得童年時喜歡的玩意之一就是促蚯蚓。那時, 我經常在天台上, 把爸爸種花的大花盆換開, 花盆就有很多蚯蚓, 這些蚯蚓的下場 ... 不提了!
看了完那編養蚯蚓的文章後, 這些快樂的童年玩意推使我就來到爸爸種花的天台, 但大失所望的是搬開花盆底後, 蚯蚓的數目非常少, 即使用, 都是一些十分細小的! 原來爸爸最近較勤力打理天台的花花草草, 有時間還將盆子搬開打掃, 所以 ...
搬了半天的盆子, 最後只促到四, 五條非常細小的蚯蚓! 無法啦, 總算是一個開始。找了兩個大膠杯, 其中一個剪去一半做蓋, 並針了後多小孔。另一個加了半公分的泥, 再將一些在促蚯蚓時拾回的落葉剪碎, 放在泥上, 澆水, 放蚯蚓進去。這就是我的蚯蚓養殖杯了。
這些蚯蚓實在太細, 第二天嘗試在泥中找尋牠們的踪影, 但看了很久都看不見, 最後只看到其中一條的尾, 但很快又跑進泥內。但總算知到最少有一條還是生存, 希望牠們會快高長大, 兒孫满地, ...。
記得童年時喜歡的玩意之一就是促蚯蚓。那時, 我經常在天台上, 把爸爸種花的大花盆換開, 花盆就有很多蚯蚓, 這些蚯蚓的下場 ... 不提了!
看了完那編養蚯蚓的文章後, 這些快樂的童年玩意推使我就來到爸爸種花的天台, 但大失所望的是搬開花盆底後, 蚯蚓的數目非常少, 即使用, 都是一些十分細小的! 原來爸爸最近較勤力打理天台的花花草草, 有時間還將盆子搬開打掃, 所以 ...
搬了半天的盆子, 最後只促到四, 五條非常細小的蚯蚓! 無法啦, 總算是一個開始。找了兩個大膠杯, 其中一個剪去一半做蓋, 並針了後多小孔。另一個加了半公分的泥, 再將一些在促蚯蚓時拾回的落葉剪碎, 放在泥上, 澆水, 放蚯蚓進去。這就是我的蚯蚓養殖杯了。
這些蚯蚓實在太細, 第二天嘗試在泥中找尋牠們的踪影, 但看了很久都看不見, 最後只看到其中一條的尾, 但很快又跑進泥內。但總算知到最少有一條還是生存, 希望牠們會快高長大, 兒孫满地, ...。
Thursday, May 03, 2007
花 和 BB
有時覺得照顧花花草草就好像照顧一個一歲以下未藉得說話的 BB 一樣...
昨天晚上回家後, 發覺一棵本來生長得非常好的非洲紫羅蘭的苗不知什麼原故, 一天內苗心全部發黑爛掉, 昨晚看時還好好的, 但一日之間...
真是摸不著頭腦為何會這樣, 當你覺得自己種得好好的時候, 它就來個晴天霹靂。最慘的就是全完不知道原因, 就好像是照顧一個一歲以下未藉得說話的 BB 一樣, 一病就哭, 但又不知到她到底是哪兒不舒服, 是哪兒出問題, 所以 BB 一有什麼異狀, 就叫人頭痛!
昨天晚上回家後, 發覺一棵本來生長得非常好的非洲紫羅蘭的苗不知什麼原故, 一天內苗心全部發黑爛掉, 昨晚看時還好好的, 但一日之間...
真是摸不著頭腦為何會這樣, 當你覺得自己種得好好的時候, 它就來個晴天霹靂。最慘的就是全完不知道原因, 就好像是照顧一個一歲以下未藉得說話的 BB 一樣, 一病就哭, 但又不知到她到底是哪兒不舒服, 是哪兒出問題, 所以 BB 一有什麼異狀, 就叫人頭痛!
Subscribe to:
Posts (Atom)